作者 秦路 2025.05.04

图片提供/123RF
我看着保罗・区普(Paul Tripp)牧师讲母亲职分的短讲影片,他说:「有什么呼召比成为上帝塑造灵魂的工具更重要呢?」
是的,有什么呼召比成为上帝塑造灵魂的工具更荣美呢?有什么呼召比成为上帝塑造灵魂的工具更艰难呢?
母亲要塑造孩子的世界观、孩子对自我的认识,塑造孩子的道德体系和灵性。这是多么伟大、艰巨而又荣美的使命和任务,一般人是无法完成的,一般人是做不到的。所以,上帝呼召了母亲,而你们也回应这常人无法胜任的呼召。这个呼召,远比教牧的呼召更加艰巨和充满挑战。
当保罗区普说到那句:「姊妹们,很多时候,你们(母亲们)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,这是很艰难的服事,但也是很美的服事。」我的眼泪瞬时夺眶而出,因着所有母亲流下感动和温暖的眼泪。
给出爱与温暖
在此,我要特别向全职母亲致敬。我太太是全职母亲,在家带两个孩子,让我可以专心在教会全职服事。她的艰辛,我虽然觉得我了解,但是很可能我还不太了解,至少不是完全了解。我知道的是,我太太认识到全职母亲的必要,所以毅然做出这样的决定,她深知:「我靠着那加给我能力的,凡事都能做。」(腓立比书4章13节,新译本)
我们或许无法提供孩子优渥的物质生活,但是我们期盼,透过父母在家里的服事,给孩子温馨的童年、健康完整的属灵教育,培养敬虔爱神的下一代――为基督培养门徒,为神国训练精兵。
看完保罗・区普的短讲后,我很难过和愧疚,醒悟到我欠老婆一句「谢谢」和「对不起」。于是,我对她说:「对不起,老婆,真的对不起!我时常没有看重母亲的职分,时常认为我作牧者的职分大过一切,时常觉得带两个孩子没什么大不了的。」
同时,我真的很感谢所有全职母亲,是你们的服事和坚持,给了许许多多家庭感动、安慰和鼓励,让无数家人备感爱与温暖。
遭受误解与错待
然而,仍有很多人不理解你们为何成为全职母亲,仍有很多人不认同你们,这些人甚至就是你们的父母、你们的公婆,或者是丈夫。
很多时候,母亲的难处来自于人们低估了作母亲的艰辛,尤其全职母亲更是容易被错待。反对你们的人,可能出于现实考量,认为物质生活才是基础,没有钱怎么养孩子?觉得你们太过理想化。
很多时候,有些人会看不起你们,觉得你们把精力和才华都「浪费」在孩子身上;有些人则觉得你们只是为孩子而活,没有意义和价值;还有些人甚至认为你们是「没本事,只能在家带孩子」;而我们这些作丈夫的,可能也时常觉得:「你不就是在家带个孩子嘛!」
但是,全职母亲们比众人看得更清楚:能够教养一个孩子,靠的不是物质,所以你们宁可舍弃世人看为宝贵的事物,放弃自己的专业、工作和成就,在家专心教养孩子。
我愿每位全职母亲相信,上帝的应许和恩典不会落空,纵使会有错误和后悔,但是靠着主的恩典,你们永远不会失败。在上帝那里,你们的功劳是大的、服事是荣耀的,你们的价值远胜珍珠。因为塑造孩子的灵魂,是世上最伟大的事业!教养孩子,是这世上最艰难和最荣耀的服事!
看重永恒的价值
我尊重所有母亲,相信所有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,都想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,都愿意牺牲自己成全孩子……我相信绝大多数母亲都是如此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
所有来自上帝的呼召和职分都一样充满荣耀,无论全职母亲或非全职母亲,职分和使命也都一样,两者没有高低和好坏之分,没有谁比谁更伟大或更荣耀。职业妇女必须同时面对职场与家庭很多挑战和难处,同样需要理解,值得高度尊重。
但全职母亲之所以得到我的注意,是因为她们的付出往往不被看见,她们的成就往往没没无闻。如果就如何能够更完整执行母亲的职分、如何能够更彻底实践母亲的呼召而言,我相信全职母亲得到更大的恩典,但也面临更大的难处和挑战。
全职母亲们很可能也学有专精,也拥有卓越超群的工作能力,只是她们对「成功」的定义与其他人不同。她们的眼目定睛在永恒,定睛在基督身上,定睛在属灵的福分,回应上帝的呼召,因而看轻了世界能够给予她的功成名就。
认识上帝恩典
所以,亲爱的弟兄们,一方面,我们要从内心深处敬重妻子,从属灵的眼光看她们的服事,尊重和欣赏她们的舍己。她们的舍己,常常是你我很难、很难做到的,我们要时常安慰和鼓励她们。
另一方面,我也希望勉励弟兄们承担更多教养的责任。现代社会有太多父亲缺席的家庭,衍生各种社会问题,父亲实在责无旁贷。
我们莫忘了,上帝不只呼召母亲教养子女,上帝更呼召父亲担负起一家之主的职分,同样必须教养子女。父亲之所以可以常常缺席,只是因为母亲们更常舍己罢了。
敬爱的全职母亲们,你们教导孩子认识和敬畏上帝,这个呼召是如此神圣和荣美,责任又是如此艰巨和重大,但正如保罗・区普牧师所说:你们不是孩子的救主,你们和孩子同样需要弥赛亚的救赎。在日复一日的生活琐碎中,在看似永无止息的忙乱、不顺和烦躁中,愿你们凡事仰望上帝的恩典,藉着圣灵的大能教养孩子,和孩子们一起认识上帝的恩典、依靠上帝的恩典,也活出上帝的恩典。「因为他的怒气只是短暂的,他的恩惠却是一生一世的;夜间虽然不断有哭泣,早晨却必欢呼。」(诗篇30篇5节,新译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