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人主日學聖經課程》

| | | | 轉寄

第十課 約但河外(比利亞)的傳道

索引 | « 前篇 | 次篇 »

▲本課目的:

本課的目的在探討耶穌在約但河外(比利亞)傳道時所討論的事 。

▲具體目標:上完本課以後,學生應該能夠說出:

  1. 基督徒當以怎樣的態度來面對離婚與錢財。

  2. 解釋耶穌所用比喻的一個原則。

▲相關經文:

馬太福音 19:1-20:16、馬可福音 10:1-31、路加福音 16:1-18:30、 約翰福音 10:40-12:11

▲本課金句:路加福音 19:10

 新標點和合本:

  人子來,為要尋找、拯救失喪的人。

 現代中文譯本:

  人子來是要尋找和拯救迷失的人。

 台語漢字:

  因為人子到,是欲尋失落的,來救伊。

 台語白話字:

  In-ui Jin-chu kau, si beh chhe sit-loh e, lai kiu i.

▲本課大綱:

一、比利亞是一個怎樣的地方

二、論離婚

三、論金錢

四、葡萄園的比喻

五、耶穌使拉撒路復活

六、失羊、失錢及浪子的比喻

▲討論與分享

(請擇題討論):

  1. 關於婚姻,你的看法如何?你對自己婚姻的期待是什麼?你認為可以怎樣做來達到這樣的期待?

  2. 依你看,理想的婚姻應該是怎樣?如果婚姻未達理想狀態,該怎麼辦?

  3. 你覺得不結婚比較好嗎?在婚姻生活中,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?(讓已婚者回答 ) 單身生活呢?它有那些好處?(讓單身者回答)

  4. 依你看,耶穌為什麼要求這個年輕人變賣他一切所有的呢?他會不會也這樣要求 我們每一位?

  5. 對你而言,你所缺少的那一件是什麼?如何才能獲得?

  6. 為什麼世人放不下錢財的追求?基督徒對於錢財應該持怎樣的態度?如何才能擁有財富卻不倚靠它?如何才能夠積財寶在天?

  7. 在你身上,你體會到多少上帝的恩典?當你看到上帝更多的恩典臨到別人時,你的感想如何?

  8. 你見過失喪者、被人看輕者嗎?你對他的感想如何?你對他的態度又如何?

▲課程內容:

一、比利亞是一個怎樣的地方?

  比利亞相當於舊約的基列地,新約從未提及這名稱,但猶太史學家約瑟夫曾提到它。新約有幾次指這個地方,用的字眼是「約但河外」(太 19:1、可 10:1、約 10:40)。 其實比利亞這名稱在被擄時期就開始使用了,它指的是約但河東 16 公里寬之地,南 起哀嫩河,北到雅博河與雅姆克(Yarmuk)之間。它地勢很高,樹木很多,有長達 1000 公尺的懸崖,可俯視約但河。在舊約時期,它可以說是一個受歡迎之地,因為流便、 迦得、瑪拿西半支派的人看到它,竟然不想進入迦南。摩西答應把這片土地賜給這兩 個支派半,只要他們的男丁仍然和其他人一起進迦南並肩爭戰。耶穌時代,在比利亞 居住的是猶太人,和加利利同樣受希律安提帕所統治。由於它和加利利、猶太皆相鄰 ,猶太人從加利利到猶太,如果不願意經過撒馬利亞的話,就可取道比利亞(註 1)。

  耶穌在向北隱退之後、前往耶路撒冷受難之前,曾到約但河外,亦即比利亞小住 一段時日(馬太福音 19:1-20:16、馬可福音 10:1-31、約翰福音 10:40-12:11)。路加福音 9:51-19: 28 所記載,有些屬於耶穌在比利亞傳道的時期,有些則收錄耶穌在各地的教訓,但未標明時間地點。本課將沿馬太福音的路線來走,路加福音只挑選 15 章「失錢,失羊與浪子」的比喻來加以解說,約翰福音則選耶穌使拉撒路復活的事件。

二、論離婚

  太 19:3-12、可 10:1-12、路 16:18)

  耶穌在比利亞時,有法利賽人來跟耶穌討論離婚(休妻)的問題。猶太人當時對離婚的看法有保守和自由兩派。摩西在申命記 24:1 吩咐以色列百姓,「人若娶妻以後 ,見她有甚麼不合理的事,不喜悅她,就可以寫休書交在她手中,打發她離開夫家。 」什麼是「不合理的事」呢?猶太人對這一點有許多的爭論。比較保守的沙買學派(Shammai School) 認為不合理的事只有一項,就是淫亂。稍自由的希列學派(Hillel School) 認為它涵蓋較廣,於是到最後變成幾乎不論什麼理由都可以休妻。法利賽人就來問耶穌說,「人無論甚麼緣故都可以休妻嗎?」(太 19:3) 耶穌根據「婚姻為上帝所設立 」,主張上帝所配合的,人不可分開。法利賽人卻搬出摩西的教導來反駁耶穌。耶穌要他們回到上帝創造婚姻的原意來看。原來,摩西是因為百姓心硬,硬要離婚,才准許他們寫離婚書。這不是一項規定,而是一種「允許」。而且如果有人一定要離婚,有離婚書對當事人也是一種保障。

  耶穌接著說,「凡休妻另娶的,若不是為淫亂的緣故,就是犯姦淫了;有人娶那被休的婦人,也是犯姦淫了。」(太 19:9) 這一段,馬可福音 10:11-12 所記載的略有不同,意思卻更加清楚:「凡休妻另娶的,就是犯姦淫,辜負他的妻子;妻子若離棄丈夫另嫁,也是犯姦淫了。」耶穌的門徒一聽到這些話,就說,如果是這樣,不如不要結婚。耶穌說,能夠過單身生活是一種恩賜,但不是人人都能夠這樣。

  婚姻是上帝所設立的,夫妻雙方在婚約之下應該努力學習愛對方、體會上帝的心意,而不輕言離婚。如遭遺棄,那就另當別論,但不要主動遺棄對方。單身生活是上帝特別的恩賜,尚未結婚者宜善用之。

  以上所說,在現今日益開放的社會有可能是難以達成的理想。離婚可能是未來教會不得不面對的現實。我們當記得,在上帝面前我們都是罪人,須要彼此饒恕、彼此接納。信仰的標準固然很高,在主裡的愛也是很大。

  關於婚姻,你的看法如何?你對自己婚姻的期待是什麼?你認為可以怎樣做 來達到這樣的期待?

  依你看,理想的婚姻應該是怎樣?如果婚姻未達理想狀態,該怎麼辦?你覺 得不結婚比較好嗎?在婚姻生活中,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?單身生活呢?它有那些好處?

三、論金錢

(太19:16-26、可 10:17-27、路18:18-30)

  有一個很有錢的年輕人,路加福音說他是一個官 (路 18: 18),由於羨慕得永生來見耶穌。他問耶穌:「我該做甚麼善事才能得永生?」(太 19:16) 這人以為永生是可以靠行善而換取的,因此,他努力遵守每一條誡命;但做完了這一切,他對永生還是沒有把握。他跑來跪在耶穌面前,問耶穌說,到底我還缺少什麼?這裡讓我們看見,他用一個積極而謙卑的態度,找到了正確的對象,問了人生最重要的問題。英諺 云:"He came with the right attitude, asked the right person with the right question." 這就表明這個年輕人是一個有見識,有地位,有前途的青年。耶穌看著他,就愛他,對他說,「你還缺少一件:去變賣你所有的,分給窮人,就必有財寶在天上;你還要來跟從我。」(可 10:21) 耶穌一針見血地指出他的問題。原來他所擁有的一切財富,不但沒有帶給他快樂,反而成了他的重擔與束縛,成為他得到豐盛生 命的攔阻。錢正是他所放不開的,所以他聽了耶穌的話之後,就憂憂愁愁地離開了。依你看,耶穌為什麼要求這個年輕人變賣他一切所有的呢?他會不會也這樣要求我們每一位?「你還缺少一件」,對你而言,你所缺少的那一件是什麼?如何才能獲 得?

  當這個年輕人走了以後,耶穌對門徒說,「有錢財的人進上帝的國是何等地難哪!」門徒聽了,感到不解,耶穌又說,「倚靠錢財的人進上帝的國是何等地難哪!」 (可 10:23-24) 耶穌接著用駱駝穿過針眼來形容其難度之高。或許有人會覺得耶穌這 樣打比方有點誇張,駱駝怎麼能夠穿過針眼呢?有人認為耶穌說的「駱駝」,在原文是「繩」的音轉,意思是繩子穿過針眼。也有人說,「針眼」指的是耶路撒冷大門城上的一個小門,每次駱駝經過這個地方,都需要一番折騰(註 2)。這兩種解釋,都是要降低駱駝穿過針眼的難度。不論如何,耶穌這樣打比喻的意思指的是,倚靠錢財的人要進上帝國,這是很困難的一件事。門徒的反應是,若是這樣,就沒有人能夠得救 了,誰不愛錢財呢?耶穌卻說,「在人這是不能的,在上帝凡事都能。」(太 19:26) 救恩不是憑靠個人的行為或錢財而可得,惟獨信靠上帝方能得到。真的,關於救恩的事,惟有上帝能成就大事。

  為了上帝的國來捨棄金錢,值得嗎?為什麼世人放不下錢財的追求?基督徒對於錢財應該持怎樣的態度?如何才能擁有財富卻不倚靠它?如何才能夠積財寶在天 ?

四、葡萄園的比喻太

20:1-16)

  耶穌的言行一向很具有挑戰性。有一次,耶穌講了一個葡萄園的比喻,不同時間進葡萄園工作的人,到了晚上所得工價卻一樣。聽到這樣的比喻,會令你聯想到什麼 樣的問題?上帝不公平嗎?

  耶穌在世時,用許多比喻來教導人有關天國的道理。有時候,這些比喻耶穌自己有講解,像撒種的比喻(太 13:1-23)﹔有時候沒有說明。自古以來,解釋比喻有許多不同的方向,比較理想的解釋原則是根據耶穌當時生活背景來探討其中心思想,而不必在比喻的細節上打轉。葡萄園這個比喻的中心思想是,上帝的救恩臨到那不配的人身上,這是當時的法利賽人所不能領會的。他們不斷地批評耶穌,因為耶穌常常接近罪人,就是他們所瞧不起的人。

  1997年,台灣社會發生藝人白冰冰的女兒被綁架撕票案,由於歹徒作案手法殘酷,舉國譁然。又由於歹徒屢屢持鎗強姦無辜婦女,引起大家公憤。綁匪三人中的林春生和高天民,在警方圍捕時自殺;最後一個綁匪陳進興,則挾持南非武官卓懋祺一家人,要脅警方釋放其家人。最後陳進興在卓妻安妮愛的感化之下,終於繳械投降。事後,卓懋祺探視在監裡的陳進興,贈送聖經。有人為此感恩,有人則不以為然。如果陳進興果真悔改得救,相對於一輩子辛苦,努力遵照上帝誡命在行的人,如果也只是一樣得救,他們的努力不是白費了嗎?一個人要不要乾脆在臨死之前才來信主呢?

  讓我們從三方面來看這問題。第一,進葡萄園作工以前,工價其實是講定的。主人說,「朋友,我不虧負你,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錢銀子嗎?拿你的走吧!我給那後來的和給你一樣,這是我願意的。我的東西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嗎?因為我作好人 ,你就紅了眼嗎?」(太 20:13b-15) 第二,上帝賞賜救恩給凡信靠耶穌的人,雖然 這是一樣的,不過將來的獎賞卻有不同。這可從耶穌另一個比喻,按才幹受責任的比 喻中看出來(太 25:14-30)。第三,如果信主是一件喜樂的事,早點信主,早點得到這樣豐盛的生命,不是更好嗎?那些整天徘徊在葡萄園外面,或是一輩子都不認識主、到最後才相信的人,實在是浪費了先前的時光和生命呢!古人說,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!」這話的意思雖在說明聽到真道機會的寶貴,但以此來看,早一些聞道,不是更早一點享受活在真道中的好處嗎?

  在你身上,你體會到多少上帝的恩典?當你看到上帝更多的恩典臨到別人時,你的感想如何?

五、耶穌使拉撒路復活  (約10:42-12:11)

  耶穌來到約但河外,也就是當初施洗約翰施洗的地方時,那裡的人對耶穌有這樣的評論:「約翰一件神蹟沒有行過,但約翰指著這人所說的一切話都是真的。」(約 10:41) 在那裡信耶穌的人就多起來了。施洗約翰如果知道這件事,他一定會很高興 ,他為耶穌作見證的任務可以說完成了。不過這卻發生在他死後一段時日呢!

  耶穌在約但河外時,住在伯大尼的拉撒路發生了不幸的事。拉撒路和他的兩個姊姊馬大、馬利亞,都是耶穌所愛的。馬利亞就是那曾經在主耶穌面前安靜地聽他講道 (路 10:38-42),後來又在耶穌上十字架前用香膏抹主、得主稱讚的那一位(太26:6-13)。他們的弟 弟拉撒路這時卻病了,且病得很嚴重。拉撒路的姊姊趕緊差人去請耶穌來幫忙,耶穌卻不慌不忙地耽擱了兩天才出發。等他抵達拉撒路的家時,拉撒路已經死了,而且埋葬有四天了。姊姊們當然很傷心,她們何等希望耶穌能夠早一點抵達,這樣,拉撒路可能就有救;因為她們都曾經看見耶穌醫好許多生病的人。可是,拉撒路現在卻已經死了,耶穌來遲了一步,多麼可惜呀!耶穌對前來迎接他的馬大說,拉撒路必然復活。馬大以為耶穌是在說末日的復活。這時,悲傷的馬利亞也前來迎接耶穌。可是,耶穌卻走到墳墓,吩咐拉撒路出來。拉撒路果然從墳墓裡出來。拉撒路復活了!這真是一個不得了的神蹟!

  當然,拉撒路跟所有其他的人一樣,到後來還是死了。為什麼耶穌在此時要使他 復活呢?約翰福音 11:4 說,這是為了上帝的榮耀,11:42 說是為了使眾人相信耶穌是天父所差來的。很多人因為這個神蹟相信了耶穌,連反對耶穌的猶太人也沒辦法否認拉撒路復活這件事。不過他們卻想要殺耶穌,而且計劃連拉撒路也要一起殺掉,以防止更多的人相信耶穌(約 12:9-11)。

  除了拉撒路之外,耶穌在世時,曾經使另外兩個人復活,一個是拿因城寡婦的兒 子(路 7:11-17),另一個是管會堂睚魯的女兒(路 8:49-56)。這些事件都在表明耶穌 是復活的主,是生命的主(約 11:25)。

六、失羊、失錢及浪子的比喻 (路15:1-30)

  路加福音 15 章記載耶穌所說失羊、失錢及浪子的比喻。這三個比喻主要的信息其實是一樣的,都是在說明天父的慈愛,非常歡迎罪人悔改。根據路加福音 15:1, 耶穌講這三個比喻是針對法利賽人和文士,他們對耶穌親近稅吏和罪人很不以為然, 就紛紛地議論耶穌。

  失羊的比喻告訴我們,牧羊人有一百隻羊,走失了一隻,他撇下那安全地在羊圈裡的九十九隻,去尋找那走失的一隻。找到的時候非常歡喜,扛在肩膀帶回家,還到處邀請鄰居朋友一起來慶祝。

  失錢的比喻告訴我們,一個婦人有十塊錢,掉了一塊,並不以仍然有九塊錢為足,於是點燈打掃,到處尋找那失去的一塊錢,直到找著為止。找到的時候也是歡喜得不得了,要鄰居朋友一起來慶祝。

  浪子的比喻非常有名,可能我們都聽過。請一個學員簡單述說一下。其實,浪子的定義是,「只要父親產業、不要父親的人」。當我們只期盼得到上帝種種恩典,而不問上帝旨意時,就跟浪子一樣。浪子的哥哥,雖然身在父親旁邊,卻一樣不能體會父親的心意,不知道父親對兒子的慈愛,也不知道享用父親所給他的一切,他其實也是另一種浪子。浪子的轉捩點在於他醒悟過來,思想到父親家中的一切。當他的心轉向父親時,他已經離家不遠了。

  浪子的父親影射天父的慈愛,正像前面葡萄園比喻所說,祂樂意賞賜救恩給人。浪子的哥哥抱怨父親未能為他宰羊羔,卻宰羊羔給浪費了家產一半的浪子。但是他的父親卻回答說,「兒啊!你常和我同在,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;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、失而又得的,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。」(路15:31-32) 這正是天父心情 的寫照。父親對浪子不計前嫌、完全地接納,帶給我們很大的鼓勵。「死而復活,失而又得」,他說了兩遍(路 15:24、32)。在天父的眼光中,生命比財產更重要;只要我們回轉歸向祂,祂都會接納我們。

 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,在浪子回頭的故事中,父親一直在家等待;而在失羊與失錢的比喻中,牧羊人與主人卻主動去找尋那走失的羊與遺失的錢。究竟上帝何時會採取主動、何時會在原處等待我們回轉?你的看法如何?

  你見過失喪者、被人看輕者嗎?你對他的感想如何?你對他的態度又如何?別忘了,天父絕不輕看任何一個小子。

▲附註:

  1. 比利亞的位置請參看本書第八課末的地圖,在 p.112.

  2. 余也魯編,《中文聖經啟導本 》(香港:海天書樓, 1993),p.1413.

▲背金句:

路加福音 19:10

▲作業:

  1. 請預習第十一課的課文。

  2. 每週讀經:

 第一種進度表:路加福音 9-16 章。

 第二種進度表:

馬太福音 20:17-34、馬可福音 10:32-52、路加福音 9:51-15:32、 18:31-19:28。

歡迎參觀 梁望惠 的個人網站



成人主日學聖經課程簡介
       
律法書| 王國的建立| 列王與先知| 詩歌與智慧文學| 先知書
     
耶穌生平| 使徒行傳與保羅書信| 門徒書信與啟示錄
【版權所有 歡迎應用 勿作商業目的之用】
欲購書籍,可洽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育委員會tel:886-2-23625282 ex 215 or 218, email: yoh-nuo@mail.pct.org.tw。另,出版單位已不再提供幻燈片,敬請諒察。